} }

Product

产品展示

《共产党宣言》灯光创作体会
工作原理:

 



《共产党宣言》讲述了清代道光年间天宝县白鹤村的一段传奇故事。该剧以五品翰林院侍读余墨林因为武英殿失火而独承过失,以一己之力挽救部下五十四人,最后被贬为田舍郎,回到家乡白鹤村,接管义仓、开创书坊、慷慨赈灾的故事。




这部戏是省话剧团转企改制后第二部进京演出的大戏。这部作品将江西历史中最有特色的文化一一在剧中展现。其中余墨林的母亲梅太夫人因为乐施行善,后人立祠以念的这段剧情就是还原了赣县白鹭乡白鹭村王太夫人祠的历史。王太夫人祠是全国罕见的一座以女性的姓氏来命名的祠堂。余墨林这个人物的塑造则借鉴了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的人生经历,而余墨林所创下的书坊,其实描写的就是历史上曾在全国火热一时的金溪书。据介绍,明代金溪书在全国非常有名,雕版印刷十分精美,也称江西版。此外,广仁庄、样式雷等江西历史典故也都在这部戏中得到了体现,可以说,这部作品是集江西历史文化于一体,全面展现了赣鄱璀璨的文明,体现了江西话剧的一流水平。


大型话剧《共产党宣言》是广州军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与广州市委宣传部联合打造的献礼剧目。2011年创作演出后,迄今已在北京、广州、深圳、惠州、长沙、济南等地演出百余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在山东举办的2013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话剧《共产党宣言》一举摘得国家政府最高奖文华大奖

该剧以广州大革命为背景,以《共产党宣言》的思想理念贯通始终,紧密结合当今共产党人在理想信念等方面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课题,历史与现实勾通,政论与形象并重,情感与命运齐驱,大思想小人物结合,充分发挥话剧艺术的优势,着力塑造了一批在《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引导下,为追求理想、救国救民的有志青年走上革命道路的一段历程。他们在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思想演变中找到了共同的共产主义信仰,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们在生与死、荣与耻、名与利的考验中,用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与英雄气概,诠释了一部现实版的《共产党宣言》。


本剧的舞台采用比较传统的镜框式舞台结构,同景多用,相同场景通过灯光气氛的处理和演员表演及剧情发展形成不同的气氛变化,同时也使用了数字画面在舞台上实现类似3D的多空间效果。本剧的灯光在完成舞台写实照度和气氛需要的同时,还着重考虑了以下几方面:一景多光,同一场景下完全不同的灯光气氛及时间空间的变化;运用色光及造型光强化人物内心的感情变化;景光的处理,通过不同的光色处理让单色的绘景灵动变化起来;配合多媒体数字画面的灯光气氛处理。

1.jpg


1   舞美设计方案简析

本剧的舞美采用写实为主,写意为辅,虚实结合,以实为主的方式,较逼真的在舞台上再现剧中所需要的场景和氛围,同时又对局部和细节加以夸张和提炼,使之更适合舞台演出的视觉效果需要。

       

2.jpg


前期舞美设计效果图-邝家大厅

 

舞台上出现最多的 “邝家大厅”和“监狱”场景,“邝家大厅”通过真实又略作夸张的手法还原三十年代广东资本家中厅结构布局和造型:放大的中西结合式窗格背景和旋转木质楼梯,一比一比例的屏风、太师椅及博古架,广东特色的趟栊门等等写实道具。外框采用单色黑白灰绘景的方式对实际的演区进行修饰,同时单色绘景也能营造出同较压抑的气氛,同剧情的整体气氛相吻合。

3.jpg 

前期舞美设计效果图-邝家大厅

 

“监狱”场景则采用局部截取并放大的手法,将实际监狱的中间走廊搬上舞台,两侧则通过截取监狱的牢房门窗形成视觉上真实的监狱效果。前区则分别模拟成审讯室和牢房,采用镜框式舞台最常用的方式,将一面墙打开,就形成了镜框式舞台最常见的“第四堵墙”的观演关系,所有的重要剧情和戏剧冲突都在这里发生。

4.jpg

前期舞美设计效果图-监狱

 

本剧舞美的另一特点就是处理视频影像和舞台上实际存在的景物道具之间的关系,后面另有文字单独论述,此处不做赘述。

 

2  灯光整体布局和灯具选型

本次灯光设计的重要依据就是参照邝家大厅和监狱的舞台结构进行灯位布局和灯具选型,着重处理邝家大厅和监狱在同一场景下不同的灯光气氛,另外一个重点考虑的方面就是景光的处理。

灯位布局:本剧设置了两道面光,灯具选用了19度成像灯和4台电脑灯,成像灯分为两组,一组为白光,一组添加换色器做光色处理。白光主要提供大面积的演区铺光,色光提供大面积的颜色面光的需要。电脑灯主要用来做定点光和气氛光使用,做定点光使用较多,因电脑灯调度相对灵活,颜色可控性也较好,在本剧中多处需要强化剧中人物的地方都得到了较多的运用。顶光和耳光的设置同面光采用相同的手法,分为两组,一组白光,另外一组添加换色器不同形成色光。顶光和耳光没有设置电脑灯,原因是在本剧中此两处光位对造型定点光的要求较低,无需单独设置灯位。逆光共五道,选用可摇头LED染色灯组成,对整个演区进行整体铺光染色,每只灯具同时也可独立控制,实现分区布光的需要。侧光主要参照舞台结构和舞美布置方案,见缝插针的设置了三道染色光,针对舞台主要演区进行铺光和染色处理。侧面景光的布置也是本次灯光处理的重点,很多景光的投光位置都是设置在舞台两侧的侧光吊杆和天桥位的。

灯具选型:本剧灯具主要考虑实际演出照度需要、光色需要和景光需要三方面,面光、耳光、顶光等主要照明光均已成像灯为主,实现大面积铺光和染色,同时成像灯的显色指数和色彩还原性都较高,可以比较真实的从正面还原舞台上的人物和景物。效果光主要选用LED摇头染色灯、摇头图案电脑灯和摇头图案染色灯三种灯型,三种灯型各自特点不同,通过组合运用,取长补短,立体全方位的布置在舞台主演区和侧光位,解决舞台本身对铺光染色的需要,摇头图案电脑灯还用作造型光和特殊光处理,LED摇头染色灯和摇头图案染色灯同时承担了景光的光色需求,充分发挥电脑灯一灯多能的优势。

景光:邝家大厅写实而又夸张的窗格背景、冰冷阴森的监狱外墙、黑丝绒绘景都是本次灯光处理的重点区域,由于舞美软硬景较多,且邝家大厅及监狱等场景的硬景同时需要灯光辅助以实现时间和心里变化的特点,本剧灯光灯位设置上尽可能的为每一道景片都提供独立景光,同时对邝家大厅的背景墙面设置了正面、背面和侧面三道景光,已完成不同场次和剧情对光色的需要。

 

3  通过灯光调度转换舞台空间、营造同一场景下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在本剧中,一景多光的手法是采用较多的手法,运用灯光的变化,将有舞台演区的实际照度和光色进行改变,同时运用色光和投射角度的不同,改变舞台上相同景片的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让观众在同一场景下感受到完全不同的演出氛围。

“邝家大厅”同一场景在本次演出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本剧第一场,女主人公林雨菲逃亡途中误入邝家,一切都是在比较自然的情况下发生的,灯光采用写实的手法,光色较明亮,较真实的还原一个正常的30年代广州较成功商人家庭的气氛。第二次是本剧第三场戏,同第一次基本相同,只是多了很多人物的内心变化,但还都没有明显的表现出来,戏剧冲突上也都还没有显现出来,故在灯光气氛上同第一次稍作变化。第三次出现是本剧的第五场戏,也是全局的高潮,男主人公邝兆年在本场戏中经历了人生最惨痛的遭遇,妻死女亡,愤而烧掉了有百年之久的邝家大屋,在火烧时整个厅堂都塌陷了下来,所以本场的灯光偏重于气氛的营造和人物内心情感的塑造,煤油灯光下人物的活动状态、房子烧掉时的灯光从一点点煤油灯的小火光慢慢变换熊熊大火,将气氛推向本剧的最高点,所以气氛是本场灯光塑造的重点。

4.jpg 

正常气氛下的邝家大厅

 

 

5.jpg

大火熊熊燃烧的邝家大厅


4  虚实结合,写实写意手法并用

本剧灯光表现手法上基本以写实为主,但同时也采用了很多写意及特殊光的方法,对一些重点场景和主要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场景进行特殊处理。在监狱场景中就较多的采用这两种对比的方法。

监狱场景是本剧戏剧冲突的另外一个主要地点,有两场重头戏是在监狱中发生的,分别为整剧的第二场和第四场,第二场戏主要描写监狱的阴森恐怖气氛、对犯人的审讯和对女主人公林雨菲的审讯,灯光采用完全写实的手法,营造出监狱阴森恐怖气氛,同时又做了一些刻画人物内心情感的处理,如林雨菲出场,将墙面变为红色,在舞台中间用电脑灯铺出一条惨白的光路,象征女主角在受尽酷刑后仍然坚强不屈的精神。而在监狱针对犯人行刑时,灯光则采用特殊光的处理手法,在下场门安装了一只成像灯,让一名演员手握鞭子做打人的动作,将其影子投射到墙面上形成特殊的光影效果。

6.jpg

   正常状态下的监狱气氛

 

7.jpg

林雨菲出场时的灯光气氛

 

第四场则主要表现在监狱中母子相认和营救行动的失败,灯光采用相对写意的手法,用暖色光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并同周围冰冷阴森的气氛形成鲜明对比。如母子相逢时母亲温暖的内心情感及儿子对多年未曾谋面的母亲的思念之情,灯光处理上就选用了暖色的橙光在后面的监狱墙上也从侧面用一束橙光斜打在墙面上,强化此时此刻人物的内心感情变化。而在营救行踪败露时,灯光则采用电脑灯白色光束铺成一条路,强化戏剧冲突。

 

8.jpg 

写意状态下的监狱气氛

 

 

5  景光的塑造,通过光景结合的方式更好的展现绘景的舞台效果

本剧从创作之初在光景结合的问题上都进行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舞美设计在最初的设计方案完成后,第一件事就是同灯光设计师研讨在舞台上的可实现性,本剧专请上海的绘景专家绘制其中的布景和道具,而绘景专家在绘制的同时就充分的考虑所绘制的景片在灯光下所呈现的舞台效果。在装置选择上舞美也会越来越多的考虑灯光的影响,运用高色温的电脑灯具通过对现实光色的加强和渲染,在舞台上均匀的渲染出高于写实之外的光的空间,从而让实景和演员(包括演员的服装)完全融合在光色氛围中间,让观众在紧张的气氛当中不知不觉的融入到戏中,对整体的舞台表演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

本次灯光设计天幕光及景光未采用传统碘钨灯,而是选用应用于户外建筑照明领域的高色温大功率染色灯,普通常规舞台电脑灯的功率为1200W, 而本次应用的大功率染色灯功率则达到了2400W。因为本剧目绘景都是采用黑丝绒绘景,黑丝绒绘景舞台质感和效果非常高,同时黑丝绒对光的吸收率也相对较高,所以对灯具的照度、色饱和度和色温要求都较高,传统碘钨灯无论在亮度上还是色彩饱和度上都打不到要求,故选用高色温高功率的户外染色灯。

                                                       

9.jpg

 

舞台道具实景、黑丝绒幕布绘景、演员及高色温电脑灯染色效果

 

本次灯光还在天桥和顶部吊杆设置了部分电脑图案灯和染色灯,作为特殊光和效果光使用,同时利用其摇头的功能提供部分景光。另外在天桥马道位置设置了一组电脑染色灯组成特殊光,在提供舞台侧光的同时也为背景和装置提供景光。

灯光是舞台舞美效果实现的重要辅助手段,有时甚至直接改变舞台原有的结构和布局,舞台灯光的能动性对于演出空间动态本质的影响力也随着灯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大,充分运用光色变化的无限任意性,对舞美装置特别是绘景进行光色的渲染,在舞台造型空间中,形成特有的光景效果。

  

10.jpg


黑丝绒绘景、树干实景、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

 

6  运用与多媒体结合的新技术,实现舞台创新。


    
舞台剧应用3D特效的并不多,而作为一部主旋律话剧,《共产党宣言》在舞台设计上以高科技吸引眼球,在布景和音效上都借鉴了影视剧的艺术手法,不仅有实景演出的艺术效果,在关键台词出现时还配有映衬剧情和人物心理的音乐,让观众对话剧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传统舞台话剧与多媒体影像等现代元素的融合,声光影像技术,真假结合、动静互补,为观众提供了大气磅礴、震撼人心的舞台效果,带给强烈的视觉震撼。

本剧用到影像的地方共有三处,分别是开场、序幕和尾声。通过观众席的一台大功率投影投射到舞台假台口位置的画幕上形成影像,画幕选用半透明无缝纱材质,在后面打光就可以透出画幕后面的人物和实体景。开场时通过影像结合主题歌在画幕上投射出蓝天白云及风筝的动态影像,随着枪声的出现投射出画面破碎的影像,开场采用单纯的动态影像,没有同其他结合。

 

11.jpg

序幕动态画面:演员表演、视频动态广州骑楼街景转换及闪电的同步结合

12.jpg

    

散传单画面:演员表演、视频表演的同步结合

序幕是本剧采用多媒体技术的主要场景,首先是通过在画幕上投射出不同角度快速移动的广州建筑街景,而在舞台中间的演员同时做奔跑的动作,这是灯光的处理基本服从视频画面的需要,在照度上保证基本的照明就可以了,在光色上也选用白色,这样演出就会突出出来,就在舞台上形成了影像和演员表演相得益彰的动态画面,而观众看起来就形成了类似3D的画面效果。同时,一份份印制着《共产党宣言》的传单环绕着演员们,在舞台上纷飞的一幕,传单不是实体,而是3D做成的舞台特效。子弹纷飞的场景也采用了相同的处理手法,结尾处则用灯光强化任务的形象,视频先是流血画面,象征人物英勇就义是的场面,后是木棉花的影像,象征人物为了理想勇敢赴死的精神。

 

13.jpg

序幕子弹横飞动态画面:演员奔跑、动态视频相结合

 

14.jpg

尾声就义画面:演员动作、舞台树景、视频流学画面相结合




返回